深圳商报:贝特瑞突破负极材料“天花板”

时间:2022-08-25   发布人:   总浏览:

   贝特瑞是全球行业领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自2013年以来,公司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已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

   “别看这些材料不起眼,其实应用范围很广,在新能源车、3C数码产品、储能电站、电动工具等领域都有应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6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这距离公司成立不过6年时间。短短6年攀升业内龙头,贝特瑞靠的是什么?“一直都是创新。”贝特瑞给出了答案。

把技术“拿回来”

    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是锂电池的四大主材,贝特瑞找准的是正负极材料市场。2002年,彼时正负极材料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国内只能加工再翻倍买回来,这让贝特瑞创始人感到非常不合理,决定要自己把这块技术“拿回来”。

    2002年,中国宝安集团正式入股贝特瑞,并于两年后控股。事实上在中国宝安控股之前,贝特瑞市场开拓并不如意。后来,经过市场分析和对客户需求的了解,贝特瑞果断调整战略,专攻负极材料。据贝特瑞相关负责人介绍,负极材料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储存和释放作用。在电池成本中,负极材料约占5%—15%,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战略调整让贝特瑞迅速占领市场。2006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2010年,负极材料出货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自2013年以来,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已经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作为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公司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国内领先。

“小身材”发挥大作用

    据介绍,贝特瑞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这些材料虽然‘身材’小、不起眼,但都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贝特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还是3C数码产品、储能电站,都有贝特瑞材料的“身影”。由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行业领先地位,贝特瑞赢得了国际国内市场的认可,与很多锂离子电池厂商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国际主流客户方面,有松下、三星SDI、LGES等;国内则覆盖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为代表的主流客户群体。

    产品“卖”得好,离不开贝特瑞自身产业链的支撑。据了解,贝特瑞已启动深圳、天津、江苏、惠州等生产基地产线扩建项目,形成了覆盖华南、华东、华北、中西部地区等境内主要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的产能布局。“我们从原料到深加工再到最后成品,都可以在我们自有的产业链上完成。”贝特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要创新就不要怕搞砸”

    走进贝特瑞的实验室区域,墙上挂满了“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要创新就不要怕搞砸,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等标语。这背后,是贝特瑞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和对创新的坚守。

   在贝特瑞,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就是“服务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引领市场才是我们真正的荣光。”而引领市场,靠的就是创新,只有保持创新才能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据介绍,贝特瑞早在2010年就投入近亿元资金,成立了国内首家新能源技术产业化研究院——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针对电池包括电池材料做系统性研发。数据显示,贝特瑞现拥有700人研发技术团队,其中博士69人,硕士140人。除了锂电正负极等主营业务方面,贝特瑞在石墨烯、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以及太阳能光伏等前沿领域也有多个科研团队。

   如此“苦练内功”搞研发创新,以及精心布局产业链,让贝特瑞拥有应对“外部扰动”的底气。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锂电产业中下游也面临着压力。但在贝特瑞看来,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于公司而言影响有限。

   “贝特瑞非常重视整体供应链能力的打造,用技术创新来降本增效,上下游高度协同才是关键。”贝特瑞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拓第三极增长点

    今年4月,贝特瑞正式启动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建设项目。据了解,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比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更高的容量和使用寿命,突破了传统负极材料的天花板,被视为负极材料的未来。

    如果说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是贝特瑞两大业务增长点,贝特瑞正在瞄准石墨烯功能性材料,并有望将其拓展为公司的第三极增长点。

    “我们还在做石墨烯导热膜,这将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三业务。”据贝特瑞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墨烯导热膜能够帮助手机更好散热,目前已在OPPO等品牌手机上应用。

    除了内部开拓,贝特瑞也面向全球市场“开疆拓土”。近日,贝特瑞全资子公司香港贝特瑞,拟与STELLAR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双方拟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印尼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开发建设“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4.78亿美元,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